首页 > 清风苑 > 历史文化 正文

历史文化

万里长城山河壮

稿件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2-04-24 17:01:50
分享至:

  最美人间四月天。当通过艰辛攀爬登顶,站在长城之上俯瞰大地,漫山遍野的山花与雄浑古朴的长城相映成趣,祖国河山之壮美便一览无余。

  近日,两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专项规划印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规划体系已初步形成。雄关存旧迹,形胜壮山河。长城是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它奇伟宏大、历史悠远,犹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间,历经数千年风雨侵袭而屹立不倒,它就是万里河山的代名词。

  长城不知见证了多少风云际会

  展开地图我们会发现,长城不是一道普通的高墙,它从大海到大漠,翻越高山、跨过平原,连绵起伏于我们祖国辽阔的土地上。

  现存的长城遗迹广泛分布在我国北方的15个省、市、自治区。据此前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我国各时代长城墙壕遗存总长超过2.1万公里,这还只是现如今的测量数据。“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几千年来,长城以其绵延万里、磅礴气势令人心之所往,并形成了刚健进取的审美意境。

  一个又一个关隘就是长城的眼睛。古人云:“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说的是山海关。山海关又称榆关、临闾关,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相传,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下令在此筑城建关,因其依山襟海,故命名山海关。如果于天空中俯览,就能很清晰地明白何为“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的战略意义。

  向西行进,来到京北长城沿线上的居庸关。其形如鲲鹏展翅,集雄、奇、险、峻于一身,“天设居庸险,乾坤此北门”。居庸关为京畿防守之要塞,古人说:“燕京之有居庸,犹秦之崤函,蜀之剑门也。”居庸关易守难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当烽烟散去,这里清流萦绕、花木郁茂,有“居庸叠翠”之誉,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位于山西的雁门关是妇孺皆知的名字,“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缄默的雁门关不知见证了多少风云际会。李牧守关固若金汤,白登之围惊险万分,李广戍边威名远播,昭君出塞黎庶安定……在中国人心底,雁门关已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而是报效家国将士的热血之所、安眠之地。

  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是嘉峪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清代林则徐被谪新疆途经嘉峪关时有诗赞道:“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在日复一日的大漠风沙中,嘉峪关用耸峙的身影诉说着永恒的忠诚。

  万里长城是边墙、边关,亦是边城,城因人而筑,人因城而聚,古往今来无数人得以庇护生长。张家口市、嘉峪关市等,都是由军事堡垒发展而成的现代都市。所以,长城并不是冷冰冰的墙,这个名字下有很多的人,一代一代的中华民族的人。

  修建长城是为止戈为武

  古人为什么修建长城?修建长城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不打仗,即“止戈为武”。

  中国各朝各代在修筑记载长城时,故事多有不同。这些故事折射出长城源远流长的历史变迁。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国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因争夺土地而连年战争,由于互相防守的需要,长城修筑达到了第一个高潮,但大都各自为战,长度有限。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和发展大一统的局面,他大手一挥,将军蒙恬带领数十万劳力,集多年之功,筑长城万余里,终于将原燕、赵、秦等战国长城连接了起来。秦长城苍苍莽莽,在峭壁深壑中起伏横亘,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与辛勤汗水的结晶。

  到了汉代,为防止匈奴南下侵扰,汉武帝命人在河西大规模修建长城,最终形成了两重平行的汉长城。在兵强马壮、国力兴盛之时,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出击匈奴,均以长城作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旌旗猎猎,铁马萧萧,汉家的男儿抱着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成为流动的长城。

  正在热播的《山河月明》中的沙场热血,把我们的视线拉到了明朝。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日下旧闻考·边障》称:“居庸关,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建。”北京长城的第一大关居庸关就建于徐达之手,有趣的是,南征北战、功劳卓著的徐达,恰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无论规模还是质量,明长城都创造了历史,是一次伟大的营建升级,堪称长城中的经典。

  一提起长城就能唤起亿万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共鸣

  “好汉”这个词始见于汉代,原指忠勇善战之士。凡真正能称之为“好汉”者,首推舍身报国之士,长城见证了数不尽的可歌可泣英雄人物和不朽事迹。

  被称作“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故事,就与长城有关。杨业骁勇善战、所向克捷,时人号为“无敌”,宋太宗认为杨业在边防事务方面富有经验,便升任他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在契丹军队侵入雁门关时,杨业曾率领部下数千骑兵,从契丹军队背后发动攻击,将契丹军队打得一败涂地。宋雍熙三年(986年),在雁门附近的战斗中,因奸臣掣肘,杨业陷入重困,士卒全部覆没,他自己身负重伤为敌兵所执,宁死不屈,终至绝食殉国。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扫平倭患后,又前往北方抵御鞑靼,修建了山海关的老龙头,还有位于金山岭的长城。金山岭长城在加固城墙的同时又修建了空心敌台,构筑牢固、布局严谨,有障墙、文字砖和挡马石“三绝”。“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满腔赤诚,忠魂一缕早已融入长城精魄。

  红军翻越六盘山高峰,胜利在望时,毛泽东同志写下咏怀之作,“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作为革命者,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抵达不了的目标,雪山草地、激流险滩、周旋战斗算得了什么?“屈指”二字,即万水千山。漫漫险途,等闲视之。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在长城脚下,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誓与长城共存亡”成为抗日将士们的铿锵誓言。在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的帽儿山脚下,有一座高大纪念碑——古北口长城抗战七勇士纪念碑,七名年轻的战士破釜沉舟、以寡敌众,毙伤日寇100余人,最终全部壮烈牺牲,他们用鲜血捍卫了民族尊严。

  血肉长城,保卫长城,长城总能唤起亿万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共鸣。

  古长城演绎新故事

  长城不单是分界,是屏障,也是通道,是纽带。

  长城不仅有隔阻的城墙,还有数不胜数的关口予以互通。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茶马交换为主题的贸易往来络绎不绝、少有中断。在唐代,唐太宗大破突厥后,安置数十万降众居住在边境长城沿线一带,突厥人接受汉族文化,加速了民族融合。金元时期,雁门关外由起初的“不植桑榆不种麻”,逐渐变化为后来的“生民何处不桑麻”,是生活方式的真切改变。还有明代在长城沿线开放的“马市”,这一互市固定场所,也反映了汉族和蒙古族渐趋融合的密切关系。

  长城内外皆故乡。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在新时代也焕发着生机。

  代代传唱长城的故事,要通过每一代人的守护。靠什么去守护它?说来没多复杂,就靠许许多多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

  有这样一群当代人,被称为“长城守卫军”。比起古时候的戍边将士,他们无须生离死别。但长城脚下,依旧一片孤寒,需要默默坚守。

  高政清,山西省偏关县许家湾村人。年过六旬的老农,是县里的长城保护员,负责内蒙古头道沟至山西偏关柏杨岭的这段。巡查,往往在早上8点就开始,一壶水、两个馒头、一辆摩托车,高政清就出发了。蓝色工作服上写着“长城保护”,他说:“古代将士身披盔甲,而这工作服就是我的盔甲。”

  长城古老的心脏,跳动着年轻的脉搏。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有多国友人欣赏到了长城的魅力。“长城脚下看冬奥、冬奥赛场看长城”,运动员经“雪如意”赛道滑下,即可望见逶迤在山脊的长城,长城文化与人文奥运交相辉映、走向世界。

  抚摸着每一块古砖,回首走过的每一步足迹,不由得感叹,我们都是长城之子。长城是历史的,也是未来的。古人修长城、守长城,今人爱长城、护长城。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和文化会说话,我们可以更好地倾听古长城讲述新旧故事,欣喜地看到长城焕发新时代风采。

  长城巍巍,生生不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孙利娟 田莉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