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风苑 > 历史文化 正文

历史文化

文物说史 | 大河安澜永向前

稿件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2-06-27 14:58:48
分享至:

  图①:1939年冼星海指挥鲁艺学生排练《黄河大合唱》。(资料图片)

  图②:《河防一览图》(局部)。该图是明朝治河专家潘季驯主持制作的,凝聚了他毕生治河心得。展示的这一部分是当时人们认为的黄河源头星宿海,黄河如巨龙一般奔腾向东,这幅图上南下北,方位与一般地图不同。(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图③:开封镇河铁犀,寄托黄河两岸百姓长河安澜的梦想,由明朝于谦主持修建。(资料图片)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黄河保护法草案,这是我国继长江保护法后又一项流域综合立法。黄河、长江,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不仅要保护其生态,也要保护与传承其文化。

  如果从高空俯瞰广阔的中华大地,有一条金色的巨龙,起自青藏高原的冰川,浩浩荡荡,不舍昼夜,穿越九省,流贯万里,最终注入渤海。它跨越山地、平原、丘陵,一路上接纳千溪百川,时而平坦奔涌、一往无前,时而九曲回肠、峰回路转,时而疾流直下、涛走云飞,它呈“几”字形的庞大身躯,恰似一个有力的臂弯,将沿岸百姓拥抱在怀里,千万年来喂养着甘甜的乳汁,它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黄河是中华大地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又滋养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华夏儿女通过不屈不挠的治理水患伟大斗争,书写了中华民族创新创造、团结奋斗、济世安民、实干筑梦的史诗。今日,让我们从几件黄河相关的文物,来感受这史诗的充沛力量。

  一尊铁犀,寄托百姓永镇波涛、安居乐业的梦想

  “百炼玄金,镕为真液。变幻灵犀,雄威赫奕。镇厥堤防,波涛永息。安若泰山,固如磐石……”在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北郊乡的铁牛村,有一个铁牛庙,该庙供奉的是一尊铁犀牛,这段铭文就刻在铁犀背上。

  身高2.04米,围长2.66米,这尊铁犀独角朝天,双目炯炯,两肢前撑,躯体魁伟,它面朝着日夜奔流的黄河方向,背后守护的就是八朝古都开封。

  这尊铁犀并非无名之辈,而是大有来历的。它是明代于谦任河南巡抚时所铸造的。在中国古代传统观念中,铸铁牛以镇水患是十分常见的做法。

  于谦,这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爱国诗人,深受后世仰慕的清官,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那便是治水能吏。宣德五年(1430年),33岁的于谦被委以重任,擢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巡抚山西、河南等地,巡抚衙门设在开封。金秋九月,于谦单车赴任,没想到,此去开启的巡抚地方生涯,竟长达十八年之久。

  于谦到开封后,见洪水暴溢,冲决堤岸,像猛兽一样撕咬着,所到之处,房倒屋塌,田野冲毁,百姓无家可归。作为一方长官,于谦心急如焚。他身先士卒,日夜带领部属与民众治理水患,经过多日拼搏,才将水魔降伏。

  在此后的岁月中,于谦忙碌奔走于黄河岸边。为了防范洪水泛滥,他将修堤筑防作为重要任务,《明史》记载,“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于谦组织官民齐心协力加高加宽防洪大堤,在堤上遍植树木、荆棘、草皮,经过艰苦努力,终于修成了数十里的黄河大堤。于谦还在距离大堤不远的地方次第设亭,选派精干人员任亭长,专司河防事宜。同时,他又安排在大堤上开挖沟壕,建有拱闸,以便在水势凶猛时,可以打开闸门,快速大力泄洪。

  于谦任职期间,按照规定要进京述职,下属劝他即便不送金银,也应送些土特产以防刁难,于谦举起袖子洒脱一笑,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以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两袖清风”这个典故即源于此。

  正统十一年(1446年),于谦主持铸成镇河铁犀并撰写《镇河铁犀铭》,立誓要根除黄河水患。此举既顺应民心,又增强官民治黄信心。铁犀被赋予了与黄河水患顽强抗争的大无畏精神,更表达了万千百姓永镇波涛、安居乐业的强烈追求。

  在于谦逝世后,开封人民没有忘记他,深感其治河爱民之德,先在镇河铁犀旁建庇民祠,又于东司门后建梦神庙,并逐渐将于谦尊奉为“水神”,把龙王庙改为于公祠。

  为民者不朽,镇河铁犀在永恒述说。

  一幅河防图,凝聚治水专家多年治河的经验

  治理黄河不是一代人的事,而是世代人的事,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千千万万人的事。在这漫长的治水过程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他们有的留下了名字,有的并没有留下名字。

  从大禹治水开始,治水的智慧与精神代代相传。西汉的贾让提出“治河三策”,系统提出治理黄河的理论。东汉的王景治理汴渠与培修黄河大堤,得到“王景治河,千载无患”的美誉。元代的贾鲁带领官民疏塞并举,终治河成功,为纪念其功绩,至今仍有“贾鲁河”碧波流淌。明朝一位叫潘季驯的官员,他提出的“束水冲沙法”为治河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后来,他组织绘制了一幅巨型长图,记录了黄河完整的水利设施、河防重点以示后人,这便是《河防一览图》。

  《河防一览图》彩色摹绘本纵45厘米,横有1959厘米之长,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在这幅长卷中,黄河、堤坝呈黄色,运河及其他河流呈绿色,山岭、城池呈蓝色,色彩分明、图文并茂。细细看去,黄河在上方,形体更为粗大,一股股洪流重叠交织,间有白色浪花翻滚,京杭大运河在下方,像玉带般蜿蜒逶迤。若有意辨认字迹,一间小房子旁便是一个城池的名字,一座青蓝小丘或许就是一座险峰名山,每一点坐标之侧,都标注着不同的堤坝工程,那是无数人用血汗浇筑而成。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44岁的潘季驯由大理寺左少卿进官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自此开始了治河生涯。他不辞辛苦、风餐露宿,长年跋涉于泥泞黄泛区,不惜以身涉险,经常乘船在浪涛之间,在水势汹涌中测量水的流速与深度,得到了大量第一手数据,总结出黄河为患、根在泥沙的论断,并提出了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方略,以此对黄河开展较大规模的治理,他27年间4次出任总理河道的职务,使黄河河道基本趋于稳定,扭转了原来下游河道“忽东忽西,靡有定向”的局面。

  万历十六年(1588年)黄河大患时,67岁的潘季驯踏上了第四次治河的征程,着力把黄河两岸的大堤连接起来。两年后,潘季驯成书《河防一览》14卷,详细记载了多年来治理黄河、淮河、运河等的基本思想和主要举措,而《河防一览图》实际上是潘季驯四任总理河道后的工程建设图。

  虽然潘季驯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应当看到,潘季驯治河还只是局限于黄河下游一带,对于泥沙来源的中游地区却未加以治理,没有能够彻底消除黄患危害。直到近四百年后,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历史性地交到了中国共产党手中,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懈斗争,我们党交出了一份亘古未有的治黄护黄兴黄优异答卷,从根本上改变了黄河多灾多难的历史。

  天水相连,堤固河平。黄河岁岁安澜——中华民族的这一千年梦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变成了生动现实。

  一部音乐手稿,唱出自强不息、爱国奋斗的民族精神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从来都不只是一条浪花激荡的地理之河,而且还是一条翻涌着民族记忆的文化之河,聚集着家国情怀的精神之河。在舒缓平流中,人们泛起悠悠思乡之情,在一泻千里中,人们生成自强不息之志,在飞腾咆哮中,人们又跌宕出救亡报国之思。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一段段气势磅礴的旋律凝固在这部泛黄的音乐手稿上,这正是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手稿。

  《黄河大合唱》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诞生于黄河边的革命圣地延安,它是抵御外侮入侵的民族爱国激情总爆发而形成的乐章,是大浪滔天、惊涛拍岸,掀起万丈狂澜的黄河呼号之声。

  1938年底至1939年,光未然两渡黄河。他被壶口大瀑布倒悬倾注、排山倒海之势所震撼,据此孕育了一首以黄河为主题的长篇朗诵诗——《黄河吟》。在延安,光未然遇见了冼星海,冼星海被他的作品深深打动,他似乎听见黄河疾流呼啸之声。在接下来的6天6夜里,冼星海进入了兴奋的创作状态,他不厌其详地让战友们描绘在壶口渡河时的所见所闻,船夫号子声、操桨掌舵声、狂风巨浪声,如战鼓擂、枪炮响,如百姓呻吟、将士冲杀声,这些汇聚在一起,像巨大的洪流不停冲撞他敏感的心灵,他想到这个民族所受的苦难,他忆起这个民族发起的抗争,中华大地所有的山川都在怒吼,他把听到的这一切声音都转化为激昂的音符,名垂青史的作品就此问世。

  1939年4月13日晚,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内,《黄河大合唱》进行了第一次演出。光未然亲自登台朗诵了《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我们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台下观众的情绪随着那抑扬顿挫的男中音、随着那挥舞的臂膀而热烈澎湃。歌曲更加慷慨激越,音节雄壮而多变,冼星海指挥鲁艺合唱团,唱出千军万马的气势与力量。终曲《怒吼吧,黄河》如同黄河般一浪紧排着一浪,“啊!黄河!怒吼吧!怒吼吧!怒吼吧!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使听众仿佛置身于黄河之上,在惊涛骇浪里迸发无穷无尽的奋斗信念。

  《黄河大合唱》一问世,就迅速在中国大地上传唱,成为中华民族抗战救亡的响亮精神号角,也成为永不屈服顽强奋斗的民族史诗而长存寰宇。

  黄河,黄河,您的滚滚波涛承载着中华文明浩荡奔腾,激励着中华儿女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蔡相龙 唐俊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