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积力之所举 则无不胜也
西汉淮南王刘安与众门客合著的《淮南子》一书,共二十一卷,卷九《主术训》说圣贤举事必遵循规律,在此基础上,“积力之所举,无不胜也;而众智之所为,无不成也”,凝聚众人的力量和智慧,则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
古人深谙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一个人无论多么勇武多么聪慧,力量都是有限的,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要实现一个远大的目标,就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魏书》中有一个“阿豺折箭”的经典故事,被后人反复引用。阿豺是公元5世纪吐谷浑部的首领,吐谷浑当时活跃于西北,力量强盛。阿豺有20个儿子,他令每人各取一支箭折断,大家不费什么力气就折断了。随后,他将同母弟慕利延叫来,请他取一支箭折断,慕利延轻易就折断了,阿豺又让他把箭囊中剩下的19支箭一起取出并折断,慕利延费尽力气也不能折断。阿豺对在场众人说:“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勠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
都江堰、长城、大运河等伟大工程,无不是凝聚了历代中国人的智慧与汗水才得以建成并存续至今。大运河是古代中国经济大动脉,舳舻千里的壮观背后,是历代治水专家的用心维护。明初,元代修建的会通河有三分之一的河段已经淤积,工部尚书宋礼奉命重开会通河。元代会通河在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水浅行船不易,所以未能很好发挥运输功能。宋礼重开会通河的关键,就是要解决会通河水量偏少的问题。
为此,宋礼“相地之宜,博采群策”,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最后采用了“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议,在运河地势最高的地方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筑戴村坝拦截汶水,使之入南旺湖,在此水分南北,南通淮河,北接临清。经过两百多天的施工,这一工程完工,大运河又能全程通航。白英是长期生活在汶上的布衣,为运河民夫的领班,对运河十分了解,对治河也有自己的思考。碑刻史料提到,白英感动于宋礼的“延揽之诚,遂与之相形度势”,可以说在工程的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宋礼都得到了白英的帮助。
长河千里,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的科学性至今令人赞叹,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通力合作的成果。(易舜)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植于中国共产党的血脉基因。
新中国成立后,从一穷二白开始,党领导人民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集中力量发展自己的同时,毛泽东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1978年以来,把握世界发展大势,邓小平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中国向世界敞开大门,与世界紧密相联,为世界贡献机遇。
“以人民之心为心”,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也是执政的根本;“以天下之利为利”,这是大党大国的格局,也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胸怀。走过苦难和屈辱,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深刻懂得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含义与价值。从睁开眼看世界,到叩开世界大门,再到逐步融入世界,直到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命运与共,在世界大局和时代潮流中把握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大潮奔涌向前,人类再次行进至历史的十字路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是时代之问,更是未来之问。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新时代以来,在北京,在莫斯科,在博鳌,在联合国大会,在世界经济论坛,一个个重要的外交场合上,习近平总书记不断阐释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有胸怀天下、美美与共的襟怀气度,所以心系的是人民福祉、人类命运,追求的是共同发展、相互成就,着力的是为动荡世界注入确定性、提供正能量。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携手实现世界现代化,从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到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四大全球倡议,从真实亲诚理念到正确义利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宣示中国将始终不渝做友好合作的践行者、文明互鉴的推动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者。
“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情怀与担当,体现在步履坚实的中国行动中。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一系列主场经贸展会吸引各国客商纷至沓来;中非携手推进“六个现代化”、共同实施“十大伙伴行动”;在中国中亚合作框架内建立减贫、教育交流、荒漠化防治三大合作中心;中拉启动团结、发展、文明、和平、民心“五大工程”;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中国追求的不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携手共行天下大道,以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世界各国现代化。
从两次世界大战到层出不穷的各种全球性挑战,历史反复证明,人类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危机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才是人间正道。“我们要以更广大的胸怀、更宽阔的视野担起时代责任,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发声,为推动全球发展进步出力。”
立己达人的新时代中国,正与世界携手同行。(郝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