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风苑 > 廉政时评 正文

廉政时评

守护好“候鸟家园”

稿件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11-10 10:42:47
分享至:

  随着天气转寒,南迁的候鸟不断增多。京津地区最大的自然湿地——天津市宁河区七里海湿地,成为候鸟家园。监测显示,该湿地鸟类种类从2021年的258种增加到目前的308种,创历史新高。

  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作为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京津绿肺”的七里海湿地,已成为众多珍稀水鸟的栖息繁殖地,今年预计将有超60万只候鸟迁徙过境。成为候鸟家园的,还有不少地方。比如,在秋季候鸟迁徙关键期,小天鹅、红嘴鸥、豆雁等80余种、万余只候鸟,陆续飞抵河北省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候鸟在湿地内停歇、觅食以积蓄能量;近日首批飞抵吉林省吉林市的候鸟在长白岛嬉戏觅食,候鸟翔集、禽戏寒江,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

  加大湿地生态修复力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稳步提升生物多样性,为鸟类营造优良生活环境。要以高标准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利用科技赋能,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功能,对动植物与人类活动动态实时掌握。探索“湿地+低空”模式,通过无人机与平台协同巡护,形成物种资源监测方案与数据体系。广泛组织动员,开展自然宣教,提升公民的生态文明素质,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地球历经亿万年的演化,孕育出了异彩纷呈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是包括人类在内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让我们共同努力,从点滴做起,更好发挥湿地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周根山)

>>><<<